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会展 >

太长不建议看的剧评

2023-06-21 21:44:48    来源:哔哩哔哩

摇滚与日常

剧评从贴标签开始。很显然,孤独摇滚是典型的芳文社模式动漫,一部有固定主题的,女生为主角的日常番。所谓固定主题,其实就是“一群女生来做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是钓鱼,可以是露营,当然也可以是组摇滚乐队;但番剧的重点,显然是“日常”。所以我更愿意说孤独摇滚的音乐元素占有很大部分,但不愿意说它是音乐番。

我并不认为孤独摇滚的live做的有多么出色,抛开音乐本身不谈,动画的演出有很多瑕疵(这里只是说live,作品整体的水平还是极高的)。比如说,就算人物性格如此,但是live时的凉和波奇的神态还是太过单一了一些,在最后的live中波奇重重地喘气,但是画面里她仍然是静止的正常表情,让我感觉实在有些违和。再比如,第一场试演中,过于少的实帧和完全不变的脸,给我一种这段是三渲二的错觉(查询资料发现是照着动捕形成的3d作的画,怪不得)。


【资料图】

live部分的剧情也不见得有什么新意,演出当天总会遇见点突发情况,主角总会爆种扭转局势,这种桥段实在太常见了。

但是,相较于整体制作并不出彩的live部分,对于孤独摇滚,真的重要吗?我并不觉得,否则这番卖不出初动近1.4w的bd销量。

孤独摇滚首先是日常番。

不了了之的吉他solo,作为结束的买吉他剧情,都告诉你,四个少女的欢笑与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live。暴风雨前的晴天娃娃,校园祭时关于老吉他的对话,把一切都融进了生活,如期而至的桥段,何尝不是一种日常呢?

纵观全篇剧情发展,平淡如水。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并没有恸哭与呐喊。店主设下考核,是因为她是个傲傲傲傲傲傲傲傲傲傲娇(才,才不是为了让妹妹更加努力呢)。凉抚摸曾经乐队海报时的心情,早就在吵吵闹闹拍封面的伙伴陪伴下冲走。酗酒的大姐姐帮波奇卖出了票,江之岛扶梯的快乐取代了暑假结束的焦虑(并没有)。波奇的命运,在遇到虹夏的那一刻就已得到改变。“我们一日日所度过的所谓的日常,实际上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正是孤独摇滚剧情的梗概。

孤独与日常

提起“日常番”,你会想到什么元素?我觉得首先的,就是搞笑与无厘头。《日常》《中二病也要谈恋爱》《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只看这些名字,搞笑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孤独摇滚》在日(gao)常(xiao)方面,也是极为优秀的。

搞笑少不了搞笑人物,更确切地说,少不了对某些角色的“迫害”。《日常》有固定受伤对象中之条,《辉夜》有着“今日败北”。《小邪神飞踢》夹心酱更是吃瘪无数。可以说,只要不是《POP TEAM EPIC》这种充斥着捏他和梗的粪番,“迫害”是少不了的。但迫害需要一个度,尤其是(会*保留记忆的*)非单元回的番剧。《濑户的花嫁》我虽然看完了,但是脑海里并没有留下多么美好的回忆。原因无它,无辜的主人公永澄被无休止地全番迫害,一些手段重复性高不说,甚至有时候时候会让我产生“这么恶劣真的有必要吗?”的感想,而主角本身又从来不反抗;这样的迫害看多了只会审美疲劳,很难产生搞笑效果。

回到《孤独摇滚》,很显然,小波奇就是那个受迫害的对象(波奇一般是取给狗的名字,但是却用作了后藤独的外号),大部分搞笑的情节都是社恐的波奇酱面对交际不知所措的独角戏。内心里活跃的吉他君;因为尴尬而变出吉他开始弹曲;突然呆滞瘫软融化燃尽,甚至因为触及到了额头而变为不可名状的毁灭之物。这些无厘头的演出让人捧腹,但很难让人厌恶。一方面,这些其实都是小孤独自己迫害自己,很难让人找出“恶意”的成分;另一方面,全世界童话般的温柔以待,让观众因为和主角共情而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完全化解。最终,迫害的包袱之后,只剩下了温馨与快乐。

与其说作者以“孤独”为题材是为了与“关注社恐”扯上关系,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从“社恐”这个话题中找到灵感,察觉到了它能挖掘出的极多的内容,然后创造出后藤独这个角色。

本作并不是现实主义作品,所以对于后藤成长关键点的描写较为单薄,常常会出现新人物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帮助主角解决问题。

即使是最开始无法与人交流的后藤一里,在小公园竟然能够直接遇到急于寻找乐队新成员的虹夏,在她热情难却的邀请之下直接参与了live house的演出。正如我提到的,在面对“考核演奏”时,身为虹夏姐姐的Livehouse店长却早已安排上了这支年轻乐队的位置。即使考核过关,动画极力渲染的预售票难题,也被突然出现的广井菊里带领下的路边演唱赢得了人气。而这多种巧合之下,后藤一里才能走出内心的孤独阴影,成为人前的摇滚明星。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日常番来说并不是槽点,但是也确实难以给“社恐”“孤独”赋以真实感。

这进而导致了后藤一里这个角色并没有广泛的普适意义,也许很多人想要模仿独走出自己的孤独阴影,实现自我救赎。但是,后藤完满而自由的家庭,无私而有耐心的朋友,能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天赋,不是人人都具备的,甚至与前者相比,“孤独”更像是强行贴上的标签。所以,波奇酱注定是个虚拟作品中的虚拟角色,难以承担更沉重的话题。

总而言之,我不太去很深入很探讨所谓“社恐文化”(当然不能否定作品确实包含,接下来也会聊到),更多的是要把“孤独”看作一个作品的点睛之笔,一个承载了笑与成长的后藤独的专有属性,就已经可以了。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