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会展 >

“猪事”顺利如何保证? 社科院研究员这样解读

2023-08-18 14:44:19    来源:互联网
导读 今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日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相继印发文件,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猪...

今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日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相继印发文件,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

猪肉价格为何持续上涨?未来走势如何?保证猪肉长期稳定供应,未来还需要做什么?人民网强国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解读。

猪价上涨催生消费者理性消费


(相关资料图)

强国论坛: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国祥: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减少导致猪肉供应紧张。现在天气转凉,猪肉的消费比较强劲,这样的供求关系必然导致价格上涨并高位运行。

一方面是非洲猪瘟虽然在中国呈点状发生,但影响较大;一些主产区发生了猪瘟之后,猪调不出来,导致在非主产区销出价格高,但在主产区价格低,很多养猪户退出;有的地区进行了生猪扑杀。

此外,前几年生猪价格一直低迷导致养猪户积极性不高,地方执行环保政策时“一刀切”关闭了很多猪厂,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强国论坛:中秋、国庆假期在即,短期看,猪肉供应能否满足市场需求?

李国祥:猪肉的市场供应肯定是没有问题。但由于价格比较高,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肉类进行替代;中秋、国庆来临,很多地方禁渔期结束了,水产品的供应量也会大幅度增加。政府也在加大储备肉的销售。猪肉肯定有的吃,但是总体来说肯定会吃的比以往少。

增加进口对缓解国内猪肉供应紧张影响有限

强国论坛:国内猪肉价格是否受到了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猪肉供应紧张能否靠进口解决?

李国祥:中美经贸摩擦不是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我们进口猪肉的来源中,美国虽然是主要国家之一,但进口量最多的地区是欧盟,如德国、西班牙、丹麦等都是我们的主要进口国。

现在从巴西等国的进口量也在上涨,我们在积极开拓市场,增加猪肉供给的来源渠道。

看今年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猪肉进口是大幅增长。但进口在中国的整个猪肉市场供应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是比较小的,我们的猪肉主要还是靠国内的供应。

再加上中国消费者一般偏向吃新屠宰的鲜猪肉,不习惯经常买长期冷冻肉,进口猪肉的影响可能更多体现在火腿等加工肉制品上,影响不大。猪肉进口对国内供应紧张会有所缓和,但是非常有限。

农业环保重在规范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强国论坛:地方在执行农业环保政策过程中怎样平衡治污和发展养殖的关系?

李国祥:环保最重要的不是去关停,而是要规范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一定要做好“三生”——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的平衡,农牧业结合对当地生态环境有好处。

养猪的废弃物不利用确实会污染环境,但加以利用后可以形成循环农业,废弃物作为有机肥被利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相应对水体的污染也会减少,是非常好的一种生态循环。

最主要的还是要有综合的协调,不要绝对化,要考虑怎样采用科技手段,利用好扶持政策,做好规划。市场动力不足的,政府把资源化利用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提升生猪产业抗风险能力需发展产销一体化

强国论坛:消费者对猪肉价格的走势该有怎样的预期?

李国祥:由于目前投资者信心不足,非洲猪瘟疫情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猪肉价格的高位波动运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要理性对待。

现在多部门出台支持政策,一方面是要想办法要从猪肉的生产和产业发展方面来解决猪肉价格居高的问题,而不只是在短期内把猪肉价格打压下去;另一方面,也是提振养殖户的信心,大力提高生猪生产。

我们看到此次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都延续到2020年12月31日,这对投资养殖者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信号。

强国论坛:如何改善生猪产业链,提升抗风险能力?

李国祥:猪肉市场完全靠价格调节生产的滞后性比较明显,价格高的时候大家拼命养,养多了价格又掉下去了,亏损以后大家又不养了,引发的波动难以解决。

同时,猪肉调控又和粮食不太一样,不可能完全靠政府大量的储备调控市场。

从国外经验来看,一些国家采取大规模的生猪生产,发展大型养猪企业,或者企业与养猪户联合起来成立屠宰集团,产业链比较稳定,产供销基本上是一体的,市场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避免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性调节。

当前,我们还是要鼓励养猪户消除顾虑,发展生猪生产。长期来看,非洲猪瘟消除之后,将来产业还是要在产销一体化方面做文章,以销定产。

最终还是要通过产销的紧密关联,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利益共同体,来根据消费者需要确定养殖和生产规模。保持一个销售略大于消费的大环境,猪肉价格才能长期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相关阅读